国际交流促发展 心脏外科疑难疾病外科治疗研讨会举行

稿件来源:心脏大血管外科 发布日期:2025-01-17

1月11日,由广东省医师协会主办、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承办、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协办的疑难和复杂心脏病外科治疗研讨会在深圳举行。此次研讨会聚焦心脏外科前沿领域,吸引了来自国内多省市知名大学的专家及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Cleveland Clinic)的权威学者参与,为心脏外科疑难病症的诊疗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创新思路,有力推动了心血管领域临床医学交流与发展。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林祥教授、中大八院院长陈燕铭教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陈寄梅教授、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会长吴钟凯教授出席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大八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杨艳旗教授主持。

会议共设置八个学术报告环节。中大八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杨艳旗带来关于主动脉瓣再次置换&心脏人工瓣膜在体内的耐久性(Redo AVR and In Vivo Durability of Prosthetic Heart Valves)的精彩演讲,深入剖析了主动脉瓣人工瓣膜在体内丧失功能的原因,为延长人工瓣膜在体内的使用寿命提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陈寄梅教授主持讨论。

美国克利夫兰心脏中心副总裁 Gosta Pettersson 教授作为国际知名专家,汇报了复杂病人的复杂心脏外科手术(Complex cardiac operations for complex patients),分享了国际先进的复杂心脏手术治疗理念与技术,结合大量临床案例展示了应对复杂病情的创新策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钟凯教授主持讨论。

中大附一吴钟凯教授就外科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Surgical Treatment of Infective Endocarditis: Current Status in Southern China)展开阐述,详细分析了华南地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特点与外科治疗现状,为区域化精准诊疗提供了数据支持与实践指导。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晓武教授主持讨论。

在“腔镜二尖瓣修复:术中何时重新阻断并再修复(Endoscopic mitral valve repair: when to re-clamp & revise in operating room)”主题报告中,郭惠明教授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讲解了腔镜二尖瓣修复手术的关键决策点与技术细节。广东省人民医院黄劲松教授协同主持。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深圳医院王水云教授聚焦中国肥厚型心肌病外科治疗现况(HCM Myectomy in China),全面梳理了国内肥厚型心肌病外科治疗的发展历程、技术进展与面临挑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姚尖平教授主持讨论。

南京市第一医院项飞教授围绕完全外科血运重建的循证依据(Evidence on complete surgical revascularization),通过严谨的研究数据与临床证据,阐明了完全外科血运重建的优势与适用范围。中山市人民医院梁毅教授主持讨论。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魏民新教授带来关于小切口主动脉弓手术(Mini sternotomy in total aortic reconstruction)的介绍,展示了小切口技术在主动脉弓手术中的应用优势与操作技巧。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凯教授主持讨论。

广东省人民医院吴敏教授分享了小儿心脏移植(Heart transplantation in Children)的前沿技术与临床管理经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华平教授主持讨论。

每个报告环节后均设置讨论环节。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深圳医院等单位的孙图成教授、李刚教授、梁孟亚教授、何标川教授、肖飞教授、许哲教授、王湘教授、刘云奇教授等,结合自身临床实践,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与见解。现场学习氛围浓厚,思维碰撞激烈,有效促进了知识共享与技术融合,为解决心脏外科疑难问题提供了多元视角与创新思路。

在闭幕式上,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会长吴钟凯教授对研讨会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心脏外科领域专家学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力推动了心脏外科疑难疾病诊疗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对提升我国心脏外科整体水平、促进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国内外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心脏大血管外科/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