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小学生患上糖尿病,出现这类情况需注意!
四年级学生阿朵(化名),最近两个月总是口干舌燥,天气还没热,一天就能喝六七瓶水,每个课间都要上厕所,还动不动就饿。十来岁的小孩,跑跑跳跳的,也就没在意。
最近,阿朵突然瘦了10斤,夜里经常小腿疼痛,家人以为是缺钙了,近日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儿科生长发育门诊就诊。一查,竟然是糖尿病,已经出现了糖尿病性酮症,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出现酸中毒,抢救不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小孩也可能患糖尿病
在中大八院儿科,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糖化血红蛋白高达17%,空腹血糖高达16.3mmol/l,是正常的两倍多。
糖尿病!门诊医生熊远青果断判断,赶紧收入病房住院治疗,在敖余森主任医师及赵杰主治医师的指导下,制定了一套细致的胰岛素降糖、饮食运动指导及糖尿病知识宣教治疗方案。阿朵的血糖在入院第二天控制到了安全水平。
糖尿病是大人、老人家才有的疾病,小孩子怎么可能患糖尿病呢?医生介绍,其实小孩子也可能发生糖尿病。在 15 岁以前出现症状的糖尿病,被称为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各年龄均可发病,小至出生后3个月,但以 4~6 岁和 10~14 岁多见。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能够降低血糖的物质。和成人糖尿病不同,成人多数是2型糖尿病,是由于机体对胰岛素抵抗造成的血糖升高。而儿童青少年糖尿病中,有90%~95%以上的儿童属于1型糖尿病,是人体产生胰岛素不足造成的血糖升高,因此大部分糖尿病儿童需要终身给予外源性的胰岛素治疗。除了1型和2型糖尿病,极少部分为特殊类型糖尿病,而阿朵的具体情况,还在等待基因检测的进一步确诊。
无独有偶,这是半个月内第二个确诊糖尿病的孩子了。3月中旬,14岁男孩小江(化名)也是因为口渴、呕吐到急诊就诊。小江的情况更是危急,还出现了胸痛胸闷、烦躁的症状。急诊立即予心电、血氧监测、低流量吸氧,开通双静脉通路,并完善相关检查,结果显示:随机血糖29.84mmol/L,尿葡萄糖阳性(++++),尿酮体阳性(+++),确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过儿科医护人员紧张抢救和细致护理,小江很快病情好转,生命体征平稳。
易误诊、漏诊,口渴恶心及时就医
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有许多不同于成人糖尿病的特点,儿童糖尿病发病率低,但我国人口基数大,总患病人数不少。儿童糖尿病起病多急骤,其中有1/3到1/2是以酮症酸中毒症候群起病,年龄越小,酮症酸中毒发生率越高,临床中易误诊、漏诊,抢救不及时可致死亡。
治疗的规范与否直接决定了预后。尤其是重度糖尿病的患儿。在抢救时,迅速纠正脱水、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纠正高血糖和脂肪代谢紊乱,促酮体代谢;去除诱因,防止并发症等都是十分关键的治疗策略。病情平稳后,医生需要根据综合因素,为患儿制定个体化控糖方案。
中大八院儿科负责人敖余森主任提醒,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而小孩子年龄小,对饮食、运动等的自我管理能力差,对糖尿病的认知不够。如果血糖控制不佳,长期可影响生长发育,出现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因此,家长和社会需提高对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认识和识别能力,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
当孩子出现多饮、多尿、消瘦等情况时,需警惕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可能。当孩子出现烦渴、恶心、呕吐、腹痛、关节肌肉疼痛、呼吸深快、呼气中带有水果味等症状时,需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