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就是有点儿感冒,为什么不能做全身麻醉呢?

稿件来源:麻醉科 发布日期:2024-09-20

 

麻醉医生在手术前访视病人一般会询问患者最近两周有没有感冒咳嗽发烧,因为这关系到患者在麻醉手术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什么是感冒?

“感冒”医学上的定义“急性上呼吸道的感染”,简称“上感”,指声门以上的鼻腔、咽或喉部等上呼吸道的急性炎症,常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主要临床症状:喷嚏、鼻塞、流涕、发热、咳嗽、头痛等,常伴随气道分泌物增加和气道反应性增高。

为什么感冒不建议麻醉?

感冒后的气道会呈现高反应性。气道高反应性是指气道对各种刺激物(如药物、变应原、冷空气、机械刺激(如气管插管))等呈高度敏感状态,表现为非特异性(非过敏性)过度反应。当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时,其气道敏感性可为正常人的100~1000倍,各种对正常人无影响的刺激都可引起气道强烈收缩这种反应在感染后可持续3~4周。全身麻醉的禁忌症中,明确提到有严重上呼吸道感染或者炎症等情况属于绝对禁忌症

感冒时麻醉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

全身麻醉的时候,麻醉医生需要插入气管导管等通气装置来管理患者的呼吸。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气内的分泌物较多,而且炎症会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加,在放置气管导管和麻醉复苏期拔除气管导管时,发生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的概率大大增加从而引起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围手术期发生轻度支气管痉挛和气道压升高是临床麻醉中较常见的问题,虽然严重危及生命的支气管痉挛并不多见,但一旦发生则往往较为凶险。据统计,有明显临床表现的支气管痉挛的发病率约为0.15%~0.5%。而近期上呼吸道感染者是气道高反应性的高危人群,正常人体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后的气道反应性增高可持续3~4周。 此外,气管导管需要经过患者的口腔上呼吸道炎症区域进入气管,可能会将病毒或细菌带入气管而导致下呼吸道感染进一步加重炎症。感冒时身体的免疫系统负荷过重,这时进行手术会加重免疫系统的负担,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恢复过程,甚至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

 

因此,除非是急诊手术,麻醉医生建议您感冒痊愈两周之后再进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