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玻璃人”,术后零出血:血友病患儿顺利完成腺样体切除手术

稿件来源:耳鼻喉头颈外科 发布日期:2023-09-22

世界上存在这么一个群体,一个小伤口就会流血不止,换颗牙就有可能致命……他们犹如“玻璃人”一般,轻微的损伤都可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这“玻璃人”群体便是血友病患者,他们本身就需要长期用药治疗,面对手术更是不敢想象有多困难,手术成为了他们望而生畏的“生命禁区”,非必要不手术成为了他们的共识。然而在确实需要手术时,他们就只能忍受疾病困扰而无能为力么?

小明(化名)是一名血友病患儿,也是一名腺样体肥大患者,长期受到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困扰,不仅影响了颜面发育,还并发出了鼻窦炎。为此小明及其家人辗转了多家医院,由于医院没有血液内科以及药物等相关条件的支持,担心小明血友病术后出血的风险,终究未能实施手术,一直以保守治疗为主,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暑假前,小明跟随着家人来到了我院耳鼻喉头颈外科门诊,刘其洪医生接诊后与其家人积极沟通,制定了先保守治疗方案。同时,医院血液内科作血友病的治疗及围手术期的准备,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依旧不理想以及具备手术条件时,可考虑在暑假期间行腺样体肥大切除手术。

最终来到暑假,在我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王志强教授的统筹协调和组织下,关爱腺样体肥大患儿团队成员王志强主任医师、李清明主任医师、刘其洪主治医师以及卫来主治医师共同讨论,并经过血液内科、检验科、麻醉科等多学科的协作,血液内科田文洪副主任等制定围手术期的凝血因子输注和监测方案,检验科周凯医生提供及时的检验技术支持,麻醉科杨雪医生实施高效安全的麻醉过程,李清明主任医师及刘其洪医生参与实施手术,李杰护士长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最终患儿顺利实施手术,术后无出血,症状改善,检测凝血功能在安全范围,术后1个月复诊一切恢复良好,症状改善。

▲小明术后1月复诊,其家属特向王志强教授团队赠与锦旗为表感谢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耳鼻喉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那么到底腺样体肥大到底是什么?

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确诊腺样体肥大之后,家长又该如何处理?

不想孩子变笨变丑,“腺样体肥大”你可能需要关注一下!

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竟然会影响孩子的容貌和智力?

家长常常会忽略的孩子睡眠时的“打鼾”表现,自以为是孩子睡得香,殊不知,任其发展,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容貌和智力,最终导致不可逆转的后果。

实际上,如果孩子出现“睡眠打鼾,张口呼吸”,并不是因为睡得香,很有可能是因为腺样体肥大。 

实际上,腺样体肥大在儿童中非常常见,尤其是2 - 6 岁,是腺样体增生的高峰时期。虽然一般情况下,腺样体在10岁以后会逐渐萎缩,到成人则基本消失,但是如果儿童期腺样体增生肥大并引起一系列相应的临床症状,则可称为腺样体肥大。

长大后会萎缩,是不是可以放任不管?

临床中,腺样体肥大可表现鼻部、耳部、咽喉部的症状,比如堵塞呼吸道可导致鼻塞、睡眠打鼾、张口呼吸,严重可引起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抑或当咽鼓管口受阻,并发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或者耳鸣等症状,也可因分泌物刺激呼吸道,引起阵咳等等。由于症状表现多样、容易混淆,因此家长们不易辨别而容易忽略。

腺样体肥大也可导致上课注意不集中,反应迟钝,晚上易惊醒,磨牙等表现。这些孩子在学校中容易被认为不爱学习,在家里被认为不听话,实际上是无辜受害者。虽然大多情况下,腺样体在儿童10岁以后会逐渐萎缩,但是如果增生高峰期便出现症状,长期以往,可因张口呼吸,影响面骨发育,导致上颌骨变长、腮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出现所谓“腺样体面容";而且一旦形成,往往不可逆转。

而睡眠质量差、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则可给身心和智力发展造成的影响,若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有效的干预,甚至可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行为异常、学习障碍、生长发育落后、神经认知损伤等,直接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长期以往,可导致内分泌科代谢失调、高血压和肺动脉高压,甚至增加成年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小小的腺样体,如果不重视,最后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让人追悔莫及。

孩子已经确诊为腺样体肥大,又该怎么办?

其实,对于腺样体肥大,家长们既不能轻视忽略,也不能过度紧张慌乱。

一般情况下,可结合患儿的年龄、腺样体肥大的分度、症状严重程度、伴随疾病、相关的并发症等综合评估再选择保守抑或手术治疗,比如说:症状轻微,介于增生高峰期前后的患儿,可能更倾向保守治疗;如果已确诊中重OSA,则可能推荐手术干预;当然,结合具体情况而实施精准和个体化治疗是关键。

保守治疗方面主要有:注意营养,预防感冒减少刺激,提高机体免疫力,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症状改善,可观察随诊,随着年龄的增长,腺样体的逐渐萎缩,病情可能得到缓解或症状完全消失。

手术治疗方面:应注意选择合适时机,把握好适应症,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应尽早经鼻内镜或口行腺样体切除术,随着设备及技术的进步,手术更加精细和微创,因此也无需过度恐惧和抗拒。

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王志强教授带领团队,针对鼻咽后壁解剖结构特点,探索了以枕骨骨膜、咽结节和咽颅底筋膜为安全界限,进行了从腺样体剥离术、切除术到消融术的技术探索,建立了根治性切除腺样体的系统解决方案,并在国外发文做了全面介绍。该技术可确保手术后无残体,有效避免了术后残体出血、腺样体残体增生复发等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使术后复发率从最高19%降低到1%以下。

总之,对于腺样体肥大首先要综合评估,特别是需要考虑到疾病对患儿身心发育的影响,根据患儿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避免不可逆转的结局!小小的腺样体,也许需要我们大大的关注!

 

参考文献:

1.L Wei, M Wang, N Hua, K Tong, L Zhai, Z Wang. Regrowth of the adenoids after adenoidectomy down to the pharyngobasilar fascial surface[J]. Journal of Laryngology & Otology, 2015, 129(7):662-5.

2.田勇泉,孙虹,张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第 9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刘燕,魏萍,寇巍,胡思洁,武小芳,刘萌雅,陈成,姚红兵. 儿童腺样体肥大与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9, 33(4): 149-154.

4.倪鑫. 中国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20(8):883-900.

 

耳鼻喉头颈外科 刘其洪 卫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