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施雷雷副研究员团队研制出可逆转乏氧和氧化抵抗的生物活性光敏剂用于恶性肿瘤的光动力清除

稿件来源:科研科 发布日期:2022-09-19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能的光敏剂克服了传统光敏剂在生理条件下的聚集诱导猝灭的缺点。由于AIE光敏剂在生理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单线态氧产生效率,使其正成为肿瘤光动力治疗极具潜力的光敏分子。然而,实体肿瘤组织复杂的微环境,例如乏氧和氧化抵抗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光敏剂光动力治疗的效果。因此,传统光敏剂的聚集诱导猝灭效应以及恶性肿瘤复杂的微环境这两个因素成为肿瘤光动力治疗效果的瓶颈问题。

近日,施雷雷副研究员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刘斌教授和复旦大学高西辉研究员在材料领域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中科院1区Top期刊,IF:32.086)发表了题为“Activity-Based Photosensitizer to Reverse Hypoxia and Oxidative Resistance for Tumor Photodynamic Eradication”的研究论文。他们提出了基于靶点的活性光敏剂的新概念,以肿瘤细胞内特异性表达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为靶标,基于喹喔啉酮骨架设计合成了新型的活性光敏剂分子QpyNHOH,制备出在生理条件下具有高效的氧自由基产生效率,同时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内的HDACs来促进肿瘤细胞的铁死亡,进而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光动力治疗效果的活性光敏分子。该概念的提出有望为新一代理想光敏剂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image-20220919161942-1

图 活性光敏剂的分子设计策略

我院施雷雷副研究员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复旦大学高西辉研究员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刘斌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105229)的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ma.202206659

 

施雷雷简介

施雷雷,副研究员(一级),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深圳市科创委专家库成员。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师从朱新远教授(国家杰青,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随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刘斌教授(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功能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及新型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开发。

近年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中科院一区论文15篇,包括Advanced Materials, Angew. Chem., ACS Nano等领域内权威杂志,并被纳米人、X-MOL 以及 Wiley Chemistry等作为研究亮点报道,H因子25。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3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创新人才启动项目等。现任深圳市药学院药理学专委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Advanced Gut & Microbiome Research青年编委、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客座编辑等。

 

科研科 宋兰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