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超声医学科主任许尔蛟教授作为中国专家代表参加国际网络会议汇报肝脏肿瘤消融经验
11月17日18:00-19:00,由欧洲超声与生物联合会(EFSUMB)主办的超声造影网络研讨会第四期顺利举行,来自全球各地的超声专家共同参与了会议。欧洲超声与生物联合会(EFSUMB)一直致力于促进超声新技术的培训与交流,发布了多项超声诊疗指南,包括《肝脏超声造影检查指南》、《肝外脏器超声造影检查指南》、《肝脏弹性超声临床应用指南》等,在全世界超声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与影响力。
超声造影在中国已经开展近20年,中国超声专家在超声造影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鉴于此,此次欧超联网络研讨会特设中国专场,由EFSUMB前任主席罗马尼亚克拉约瓦大学胃肠及肝病学研究中心主任Prof.Adrian Săftoiu主持,邀请中国3位青年超声医学专家,包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科的卢强教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医学科的赵齐羽教授和我院超声医学科的许尔蛟教授,共同向全球分享肝脏超声造影在中国的应用经验和学术成果。


我院超声医学科主任许尔蛟教授长期从事肝脏超声造影的临床及研究工作,特别是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消融的应用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相关论文被包括EFSUMB在内的多个国际学会制定的指南所引用,并多次受邀在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欧洲放射学年会(ECR)、亚洲肿瘤消融会议(ACTA)等重要的国际会议上作口头发言作经验分享。在本次学术会议上,许尔蛟主任受邀作为主讲嘉宾之一,分享超声造影在肝癌局部消融治疗中的应用,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的肝脏肿瘤消融水平及策略,代表了我院介入超声团队的肝脏肿瘤消融水平得到国内同行及国际的认可。

许尔蛟主任从肝脏超声造影指南出发,通过肝癌的肿瘤定位、术前规划、穿刺导航、术中监测、疗效评估和跟踪随访等6个方面介绍了肝癌局部消融治疗的研究和应用进展,特别是利用超声造影和超声融合成像技术,实现了对尾状叶、第一肝门部、胆囊旁等高风险部位肝癌的精准消融,对于中型肝癌和超声显示不清的肝癌也获得良好的消融治疗疗效。许尔蛟主任开展的早期肝癌消融治疗,一次性完全消融率高达99.4%,五年的累积总体生存率为81.7%,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许尔蛟主任此次学术汇报,通过流利的英文演说、精美的PPT展示以及精彩的学术分享,赢得了Prof. Adrian Săftoiu以及参会者的肯定与赞赏。展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介入超声科团队在肝癌消融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深入探索,扩大了我院在肝癌消融方面的国际影响力。随着超声造影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普及与提升,更多中国专家将走向国际学术平台,分享中国经验,共同推动全球超声影像诊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许尔蛟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超声医学科及介入超声病房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及意大利帕维亚大学访问学者。
学术任职:中国介入医师协会超声介入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介入医师协会超声介入肝胆胰介入学组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肝癌分会委员;广东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深圳市医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主要从事肝脏及肿瘤性疾病超声诊断和超声介入治疗,擅长包括肝脏、子宫、甲状腺、甲状旁腺、乳腺、肾脏、肾上腺等实体肿瘤的超声引导下射频/微波消融微创治疗,特别是对复杂性肝癌消融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在超声造影及超声融合成像领域做了较深入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等课题8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近三年发表SCI论文21篇,第一/通讯作者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