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不可怕”——论帕金森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帕金森病(Parkion's disease, PD)作为一种复杂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帕金森病的典型病理过程为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多巴胺分泌的减少,针对这一病理特征,可以通过补充外源性多巴胺缓解患者的运动障碍。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明确诊断的患者的药物治疗手段和康复辅助方法日益丰富完善。而除了治疗手法的提高之外,对帕金森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就医,是提高治疗效率的重要因素。
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的运动症状和麻木疼痛、嗅觉障碍、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等非运动症状[1]。目前我 国 的PD患者大概有200万例,其发病率跟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上升,65岁以上的人群PD患病率到达2 %,研究显示2030年我国的 PD患者有可能接近500万,这给患者家庭和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包括基因遗传因素和环境影响因素。目前研究已发现的与帕金森病发病相关的基因有SNCA、LRRK2、GBA等,这些基因的突变与家族性早发性帕金森病及部分散发性帕金森病有明确的相关性,然而目前帕金森病的基因筛查和基因治疗并没有很普遍,大多数的基因分子机制研究仍处于科学研究范畴内,为进一步应用到临床当中;环境因素也是导致帕金森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某些农药如MPTP+、鱼藤酮等均有明显的致病性,长期与致病源接触也可以导致发病机率的增高。
因为目前科学研究对于帕金森病的发病因素和致病方式并没有明确的研究成果,所以至今仍没有有效的预防手段可以从源头预防帕金森病的发生。于是,提高群众对该疾病的认知和警惕,鼓励群众早期发现早期就诊,是控制帕金森病的较好方法。因为,早期发现罹患该疾病,从而在疾病发展的较早时期到专业医院就诊,以能够控制患者运动障碍的最小剂量开始治疗,可以明显减缓患者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化速度,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治疗空间。另外,较好地缓解患者的运动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是极为重要的。
那么要如何才能做到对疾病的早期发现呢?那就需要对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有一定的了解。帕金森病的起病原因是中脑黑质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引起的多巴胺释放过少,导致纹状体等锥体外系运动系统对大脑皮质的随意运动指令的过度调控,从而使大脑皮质发出的运动指令的强度和幅度受到限制。最终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症状:
1、不自主运动的增加。患者早期可能出现静止性震颤,在肢体放松静止时发生震颤,震颤的幅度较小,频率约为4-6Hz,常始于身体一侧肢体远端起病,逐渐波动到另一侧。但是并非所有出现不自主震颤的患者都是帕金森病,如果是运动时才会发生的肢体震颤或者是保持特定姿势时才出现的震颤则可以排除帕金森病的可能性;也不是所有帕金森病患者都会在早期出现静止性震颤,有许多帕金森病患者到后期才出现,又或者在整个病程中都没有出现过该症状。如果发现自己出现此类症状,可以尽早到院就诊,通过专业医师的临床判断进行鉴别。
2、运动迟缓。患者可能以随意运动的减少起病,主要表现为随意动作减少、变慢,手指精细动作如扣、解纽扣和系鞋带等动作完成困难,夜间翻身困难。因为面部随意表情的减少可能出现面部表情呆滞,眨眼明显变少;口咽肌肉运动障碍,导致说话语速变慢、语调变低;写字时字越写越小。这些症状的出现,都提示了身体的随意运动受到抑制,无法达到自己预想的运动目的。一旦发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尽早就医。
3、肢体关节被动运动时阻力明显增加。当患者的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等四肢大关节出现被动运动时,可以感受到被动运动阻力明显增加,不如正常情况下那般顺畅。肌张力的增高提示多种运动障碍疾病的可能性,所以要尽快就医,排查可能的疾病。
4、姿势步态障碍。帕金森病患者除了四肢的运动减少和不自主运动之外,中轴肢体的平衡保持和姿势步态的维持都会受到影响,尤其以晚期最为明显。早期可能出现走路时上肢摆臂幅度明显减小或消失,下肢运动拖曳;更有甚者,可能出现自坐位、卧位起立时明显困难;站立后迈出第一步较为困难;或行走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突然停止,无法跨过障碍物继续前进;无法在行走中完成转弯。晚期患者还会出现一系列的特殊姿势步态障碍,如“路标手”“前冲步态”。
5.运动症状以外可能出现便秘、睡眠障碍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这些非运动症状的出现可能早于运动症状多年,出现时没能引起患者的重视,或者被当成其他疾病诊治。当这些非运动障碍症状合并了运动障碍一起出现时,应该要高度重视,及时就医。
在认识帕金森病的时候,应该注意到,帕金森病并不是一个可怕的疾病,它有明确的发病指证,并非隐匿发病,容易在早期被及时识别出来;现有的科学的治疗手段和康复技术,使得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帕不可怕,但是它需要重视,要增加对它的全面认识从而增强辨识它的能力,一旦发现自己身体出现了以上症状,及时就医,不要讳疾忌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治疗空间,也可尽可能保障自己在患病后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