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医院2016年“三伏”天灸即将进行
随着三伏天的日益临近,一年一度的天灸又快到了。近年来,中医天灸广为传播,甚至连老外都想尝尝鲜。天灸虽然不包治百病,但对呼吸道、骨关节、消化道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近年来我院在结合古方良药和往年用药经验的基础上,应用适合本地水土和气候特点的天灸药方,由经验丰富的名中医坐诊,针对不同病种、不同体质患者调配相应的药物进行穴位敷贴,疗效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今夏我院将继续开展三伏天灸,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 伏前灸:
2016年7月7日
(2) 初伏灸:
2016年7月17日
(3) 中伏灸:
2016年7月27日
(4) 加强灸
2016年8月6日
(5) 末伏灸
2016年8月16日
上午:08:00——12:00
下午:14:00——17:00
【贴药地址】
深圳市深南中路3025号
深圳市福田人民医院九楼康复科
联系电话:0755-83982222-30977
(福田医院下属社康也开展天灸,具体可咨询各社康:笔架山社康-88296122;荔村社康-83240973;通新岭社康-82094929;八卦岭社康-25920333;南天社康-83270679;东园社康-82242193;锦龙社康-83626520;园西社康-83633735;福田社康-22203972;福南社康-82500433;口岸社康-13923818136;田面社康-83017461;黄木岗社康-82906266;翠海社康-82851481;侨香村社康-23823340;碧海云天社康-86200831;熙园社康-82890310;农园社康-83183071;竹林社康-83705070;香蜜二村社康-83912015;下沙社康-83868571)
目前三伏天灸正在火热预约中!
【天灸小知识】
不少慢性疾病患者都有这样的感受:疾病往往在冬季加重或诱发,而在其他季节则大大减轻。中医理论认为,春夏两季,人体阳气比较旺盛,而秋冬季则减退。尤其在冬季,人体阳气多处于内敛状态。而久病的人,其阳气本来就已经有所损伤,加上冬季的季节特性,阳气显得更加不足。因此,冬季人体的阴阳尤其失调,故疾病纷纷加重或诱发。
天灸,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疱的治疗方法。因其不用艾火而局部皮肤有类似艾灸的反应,并且作用也非常相似,故名为天灸,又称自灸、敷灸、药物灸、发疱灸。
天灸既具有穴位刺激的作用,又可通过特定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发挥温经散寒、疏经通络、行气活血、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近年来,这种治疗方法被广泛重视,现在兴起的经皮给药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天灸疗法一般选在夏季三伏天和冬季三九天进行。三伏天灸是根据《内经》“春夏养阳”理论提出的,即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药物,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不仅可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还能预防冬天疾病的发生。
【三伏天灸适应症】
适于中医辨证属寒证、气虚证、阳虚证者。
如:
1、 肺系疾病: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体虚易感体质等。
2、 消化系疾病: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病、虚寒性胃痛、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虚性便秘等。
3、 骨关节病: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症、膝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尤其以寒湿性痹痛效果明显。
4、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夜尿症、遗尿、阳痿等。
5、 妇科疾病:宫寒引起的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痛经、慢性盆腔炎等。
6、 其他:免疫力下降、失眠、久病体虚者。
【不适宜人群】
1、 感冒正在发烧的患者,患有恶性肿瘤、溃破性皮肤病、肺结核、急性咽喉炎、感染性疾病等病患者,体质虚热、易“上火”者不适合进行天灸。
2、 小于2岁的儿童和孕妇不可贴敷;正处经期且月经量多的女性患者不可贴敷腰骶部穴位。
3、 有严重过敏体质、瘢痕体质、皮肤易感染体质者亦不可进行贴敷。
4、 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的患者慎用。
【注意事项】
1、贴药后皮肤会有色素沉着,一段时间后会慢慢消退。贴药部位主要在颈背部、腹部、腰部、腿部,建议女士们不要穿连衣裙、连身衣,最好是选择深色的、较宽松的衣服。
2、成人敷贴1~2小时,儿童敷贴20—30分钟左右,以皮肤发痒或灼热的感觉以及耐受程度作为观察指标,以皮肤潮红为度,避免灼伤。
3、贴药当天忌食“发物”,如鸡、鸭、烧鹅、牛肉、虾、蟹、海产品、花生、韭菜、芋头等;不宜吃寒凉肥甘滋腻之品,如冰激凌、冷饮等;贴药6小时后可用温水洗浴,切忌用冷水(含游泳);不曝晒。
4、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发泡现象,属正常反应,宜保持局部清洁,不要用手搔抓,避免感染。敷贴过程中如皮肤出现水疱:一般小的水泡,可待其自然吸收,或外涂烫伤膏、红霉素软膏、金霉素软膏、百多邦等;若出现大的水泡,应到医院做局部处理。个别出现皮肤过敏者,可搽抗过敏药膏或来医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