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影像人”】让新冠病毒无处遁形的“潜行者”

发布日期:2020-02-13
  在阻新冠肺炎阻击战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没有冲杀在第一线,他们游离于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之外,但他们同样坚守阵地以独特的“武器”向疫情宣战,他们是一群“幕后英雄”,他们就是锦衣潜行的“影像人”。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九省通衢的武汉作为重灾区,在春运开启后,向全国输送了近500万可疑传染源。深圳是广东省到达人员最多的目的地之一,空气中紧张和恐惧的气息越来越浓。
  CT筛查作为新冠病毒肺炎最高效、最直接的敏感指标,将昔日的“幕后英雄”——放射科直接推到抗击疫情的风口浪尖。 我院放射科全员上下密切关注疫情动态,接到一级响应号召,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拟休假人员全部退票返岗、严阵以待。一开始,放射科只是在2号楼单独使用1台CT扫描发热病人;1月19日,医院发热门诊启用后,放射科调试好发热门诊DR;医院准备在急诊科DR拍片,放射科排急诊班;最后,医院决定重新启动1号楼CT,放射科马上调配一整套人马在1号楼运行。
  
精准医学  影像先行
 
  由于新冠病毒复制变异迭代迅速,致使临床表现千变万化:很多患者血象无特征性改变,也有报道咽拭子两次阴性、因CT检查影像学改变疑似,通过肺泡灌洗液而确诊。因此,防治指南一再建议:所有发热患者、有咳嗽咳痰症状的患者、有疫区流行病史患者、与疫区人员密切接触者、新收住院患者全部需要胸部CT筛查。
  目前,我院确诊的15例患者都是先由CT检查符合影像学改变而后咽拭子采样核酸检测证实,最后转往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系统的治疗。当然,更多的发热、咳嗽患者则通过CT筛查,幸运地被排除了新冠感染。
  
未雨绸缪  纾困救急
 
  新冠肺炎暴发前,国内医学影像圈早已炸开了锅。周旭辉主任作为国内胸部影像学组的诊断专家,凭着专业特有的敏感,联想到2003年的“非典”,在国家启动紧急响应之前就已经通过国外的家人自费购买了一些N95口罩。他这样做,原本只是想万一不够用时拿出来救救急,没成想,疫情比预期要严重的多,消耗之大,造成严重的供不应求。医院的N95口罩,只能保证采集咽拭子的医生和危重患者气管插管、吸痰等高危操作时使用。
  我们不能给医院增加麻烦,可发热CT上班的年轻人,要么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顶梁柱,要么是独生子女,说不怕是假,但有了周主任贡献出来的这些N95口罩壮胆,排班就不成问题。这些口罩,主任亲自保管,疫情告急时,每日一一发放到当班的技术员、护士、登记员及保洁员手中,而他自己一个也没有舍得使用。他反复讲“好钢要用到刀刃上”!作为医院救治专家组成员,他和其他诊断组医生一样佩戴外科口罩。
   
爱出爱返  彼此温暖
  
  战斗打响之初,我们还是在2号楼1号CT机检查。随着疫情蔓延!医院决定所有发热患者全部集中到1号楼负一楼检查,要增加一整套人马,排班顿时困难起来,防护用品也捉襟见肘。
  技术组、护理登记组反复讨论:如何才能节省人力?如何才能避免消耗防护用品?如何保护保洁员尽量让她多休息?很快我们便达成一致共识:调整作息时间:在发热CT上班,前一天一定保证充足睡眠,上班之前,要吃饱吃好但一定不能喝水,上班期间尽量不进不出(中途不吃不喝和不上厕所)。早8时上班一直坚持到下午2时下班,;下午2时一直上到晚上8时;晚8时上到次日早8时。
  大家在微信群内建言献策、互相提醒、互相加油打气。登记员和技师主动承担了疑似患者的终末消毒工作,每天只让保洁员进去污染区一次,剩余时间都是自己动手:清洁消毒机器及工作台面。当保洁员告诉大家技术员杨丽为了节约隔离衣,通宵达旦坐班时,医生护士都感动的热泪盈眶......
 

  

灾难的确不幸
但灾难也是人性的试金石
在灾难面前
中大八院放射科这个集体
在考验面前
正在书写出优异答卷
 
放射科/文